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高校)實驗室安全精細化管理🤙🏽,提高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防範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結合高校實際情況,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中的實驗室,是指隸屬於高校從事教學、科研等實驗➝、實訓活動的場所及其所屬設施,以房間為管理單元。中試性質和工業化放大性質的試驗場所及其所屬設施不在本辦法管理範圍內👨🌾,高校如涉及相關場所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範製定相關管理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對高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的責任體系、工作原則、管理要求等作出相關規定。高校可以依據本辦法,結合自身實際🎺👩🏫,製定並實施適用於本校的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
第二章 管理體系與職責
第四條 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機構全面負責指導本校實驗室開展安全分級分類管理工作。高校黨政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分管實驗室工作的校領導是重要領導責任人,協助第一責任人負責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工作,其他校領導在分管工作範圍內對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工作負有支持、監督和指導職責。
第五條 學校實驗室安全主管職能部門牽頭製定本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統籌開展全校實驗室分級分類認定工作,並建立本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臺賬,及時錄入信息化管理系統或電子造冊🪅。
第六條 二級教學科研單位(以下簡稱二級單位)作為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的責任單位,負責組織本單位實驗室落實分級分類及安全管理要求,審核確認所屬實驗室類別和風險等級,建立本單位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臺賬🚗,提交學校實驗室安全主管職能部門備案👨👨👦。二級單位黨政負責人是本單位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工作主要領導責任人。
第七條 實驗室應按照本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要求🙎♂️,判定本實驗室類別和風險等級,並報本實驗室所屬二級單位審核確認🤽🏿♂️。實驗室負責人是本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工作的直接責任人。
第三章 分級分類原則
第八條 實驗室安全分級是指根據實驗室中存在的危險源及其存量進行風險評價🙍🏿♀️,判定本實驗室安全等級。實驗室安全等級可分為Ⅰ、Ⅱ、Ⅲ、Ⅳ級(或紅、橙🌌、黃、藍級),分別對應重大風險🥷🏽、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等級的實驗室🈚️。等級劃分可參考《高校實驗室安全分級表》(附件1)和《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表》(附件2)。
第九條 實驗室安全分類是指依據實驗室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源類別判定實驗室安全類別。同一間實驗室涉及危險源種類較多的🧑🏻🏭𓀙,可依據等級最高的危險源來判定其類別🌡。根據高校教學與科研的特點,高校實驗室可劃分為化學類🕶、生物類、輻射類、機電類、其他類等類別🧑🏼🔧🧍。類別劃分可參考《高校實驗室分類參照表》(附件3)。
第十條 實驗室分級分類結果和所涉及的主要危險源應在實驗室門外的安全信息牌上標明🧑🏼🌾🅿️,並及時更新。
第十一條 實驗室的用途如研究內容、危險源類型與數量等因素發生變化時🕓,實驗室應立即重新進行危險源辨識和安全風險評價🫵🏻,重新判定實驗室安全類別及級別⌚️,如需變更應立即報告所屬二級單位🤷🏼♀️。二級單位應及時修正本單位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臺賬🧑🦽,同時報學校備案。高校應及時更新本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臺賬,並定期對實驗室分級分類情況進行復核👨👨👧👦。
第十二條 新建、改擴建實驗室時🦄,危險源辨識和安全風險評價應與建設項目同步進行📪,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工作應與項目同步完成。
第四章 實施與監督檢查
第十三條 高校應根據實驗室分級分類結果,針對不同等級實驗室,製定並落實不同等級的管理要求,並按照“突出重點✴️、全面覆蓋”的原則加強實驗室安全監管,及時保障實驗室安全建設與投入。分級管理要求按《高校實驗室分級管理要求參照表》(附件4)執行👨🌾,高校可以在此基礎上製定本校具體實施方案👍🏻。
第十四條 安全等級為Ⅰ級/紅色級的實驗室應報高校主管部門備案,高校主管部門對其加強監管。
第十五條 學校黨政主要負責人、學校實驗室安全主管職能部門、二級單位、實驗室等各級責任機構應根據學校、二級單位和本實驗室實際情況,分級開展相應的安全檢查工作。在重大隱患未完成整改前,不得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活動。
第十六條 實驗室負責人、實驗室安全管理員和實驗人員等應根據所在實驗室類別和安全等級,接受相應等級的安全培訓並開展相應的應急演練。
第十七條 在實驗室開展的科研項目、學生課題👮🏿♂️,或其他實驗活動應進行相應等級的安全風險評估。涉及重要危險源的實驗活動,二級單位應進行審查💸、備案,學校應不定期抽查🧛🏽♀️。Ⅰ級/紅色級、Ⅱ級/橙色級實驗室應針對重要危險源製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應急管控措施,責任到人。
第十八條 實驗室應配備適用於其安全風險級別的安全設施設備和安全管理人員。高風險點位應安裝監控和必要的監測報警裝置。實驗室應配備必要的個體防護設備設施。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九條 有關高校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實際有效地開展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工作,造成實驗室安全事故事件的,依法依規予以追責🦃。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件:1.高校實驗室安全分級表
2.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表
3.高校實驗室分類參照表
4.高校實驗室分級管理要求參照表
附件1
高校實驗室安全分級表
安全級別 |
參考分級依據 |
Ⅰ級/紅色級實驗室(重大風險實驗室) |
實驗室有以下情況之一的:
|
按照《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表》評分達到100分的實驗室 |
|
Ⅱ級/橙色級實驗室(高風險實驗室) |
實驗室有以下情況之一的:
|
按照《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表》評分在[75, 100)範圍的實驗室 |
|
Ⅲ級/黃色級實驗室(中風險實驗室) |
實驗室有以下情況之一的📸🙇🏼:
|
按照《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表》評分在[25, 75)範圍的實驗室 |
|
Ⅳ級/藍色級實驗室(低風險實驗室) |
實驗室有以下情況之一的👩🦼➡️:
|
按照《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表》評分在[0, 25)範圍的實驗室 |
註👩🏻🚒:
1.實驗室分級先按表中各級實驗室所對應的參考情況劃分💚,無所列情況的,按《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表》進行累計評分確定等級。
2.對於既有本表所列參考情況,又有《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表》所列危險源的,取兩者較高者所對應的實驗室等級。
附件2
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表
每項計分 |
風險源 |
25分
|
|
10分 |
|
5分 |
|
註🍜🫷🏽:
1.表中所稱實驗室房間均以面積為50m2計,其他面積可按比例調整評價內容🚵🏽;
2.表中符合任1種情況計相應分數,符合多種情況,分數累加計算,最高100分👨🏼🦰;
3.實驗室自製設備,是指由使用人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單位進行設計、製造、安裝的,並以其為載體進行實驗活動的非標設備;對標準設備進行改造也參照自製設備進行管理🤸🏼♂️。
附件3
高校實驗室分類參照表
序號 |
實驗室分類 |
分類參照依據 |
1 |
化學類實驗室 |
包括從事化學🦻🏼、藥學、化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較多涉及化學試劑或化學反應的實驗室。這類實驗中的危險源分為兩類,一類是易燃🤜🏽、易爆👨👩👧、有毒化學品(含實驗氣體)可能帶來的化學性危險源,另一類是設備設施缺陷和防護缺陷所帶來的物理性危險源 |
2 |
生物類實驗室 |
包括從事基因工程🙋🏻♂️、微生物學等生物和醫學專業中較多涉及病毒、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研究和動物研究的實驗室。這類實驗室中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動物寄生微生物等為主要危險源,它們的釋放👩🦯➡️、擴散可能會汙染實驗室內外環境的空氣、水、物體表面或感染人體。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實驗室應進行相應的審批或備案 |
3 |
輻射類實驗室 |
包括物理😜、核科學與技術🤾🏽👨🏽🎨、醫學🧑🏭、生物、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方向中涉及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與核材料的實驗室。這類實驗中的危險源主要是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與核材料產生的電離輻射🏊🏻♂️🧜🏼♂️,可能對人體造成內外照射傷害⛳️👩🏿🦱,也可能對環境產生放射性汙染🙏🏻🌜;存放或使用核材料的實驗室還存在核安全風險 |
4 |
機電類實驗室 |
包括機械設計與製造➰、過程裝備與控製、化工機械🕣、材料物理👱🏿♂️、電氣工程、激光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專業方向中涉及高溫、高壓🧑🏼🍼🦸🏿、高速、高大等機械設備及其他強電、強磁🧔🏽♀️🏹、激光或低溫設備的實驗室🧔🏻,以及大型機房等。這類實驗室的主要危險包括夾擊😐、碰撞🧑🏿🏭、剪切🙎🏻♂️、卷入🫵🏻、絞𓀁🤘🏻、碾、割、刺等形式的機械傷害以及灼傷、電路短路、人員觸電♻️、激光傷害、凍傷等因素 |
5 |
其他類實驗室 |
包括社科類、藝術類專業相關的實驗室或實訓室↖️,危險源主要是少量的用電設備可能帶來的用電安全或消防安全風險 |
附件4
高校實驗室分級管理要求參照表
管理要求 |
實驗室分級 |
|||
Ⅰ級/紅色級實驗室 |
Ⅱ級/橙色級實驗室 |
Ⅲ級/黃色級實驗室 |
Ⅳ級/藍色級實驗室 |
|
安全檢查 |
學校黨政主要負責人每年牽頭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學校主管職能部門每月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二級單位每周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實驗室做到“實驗結束必巡” |
分管校領導每年牽頭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學校主管職能部門每季度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二級單位每月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實驗室做到“實驗結束必巡” |
學校主管職能部門每半年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二級單位每季度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實驗室做到經常性檢查 |
學校主管職能部門每年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二級單位每半年開展不少於1次安全檢查🐵👵🏼;實驗室做到經常性檢查 |
安全培訓 |
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實驗人員完成不少於24學時的準入安全培訓👩👦👦,之後每年完成不少於8學時的安全培訓(以上均含應急演練);每年開展不少於2次應急演練(含針對重要危險源的應急演練) |
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實驗人員完成不少於16學時的準入安全培訓,之後每年完成不少於4學時的安全培訓(以上均含應急演練);每年開展不少於1次應急演練(含針對重要危險源的應急演練) |
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實驗人員完成不少於8學時的準入安全培訓,之後每年完成不少於2學時的安全培訓(以上均含應急演練);實驗室每年開展不少於1次應急演練 |
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實驗人員完成不少於4學時的準入安全培訓,之後每年根據學校實際需要安排適量的安全培訓(以上均含應急演練)👼💂🏽;每年開展不少於1次應急演練 |
安全評估 |
科研項目💧、學生課題等實驗活動應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涉及重要危險源的實驗活動應在二級單位備案,學校不定期抽查🦹♀️;針對重要危險源製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應急措施🪷,責任到人📋;每年開展不少於1次針對重要危險源的應急演練 |
科研項目🧑🏻🔧🤽🏼、學生課題等實驗活動應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涉及重要危險源的實驗活動應在二級單位備案🥞,學校不定期抽查🎗;針對重要危險源製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應急措施,責任到人;每年開展不少於1次針對重要危險源的應急演練 |
科研項目、學生課題等實驗活動應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涉及重要危險源的實驗活動應在二級單位備案,二級單位不定期抽查;二級單位判斷如有必要💇🏽,可臨時按更高等級實驗室安全要求進行管理 |
科研項目、學生課題等實驗活動應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涉及重要危險源的實驗活動應在二級單位備案,二級單位不定期抽查🏊🏿♂️;二級單位判斷如有必要,可臨時按更高等級實驗室安全要求進行管理 |
條件保障 |
高風險點位安裝監控和必要的監測報警裝置;危化品等重要危險源存儲嚴格執行治安管控或其他部門監管要求;配備充足的專職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個體防護設備設施 |
高風險點位安裝監控和必要的監測報警裝置🤸🏽♂️;危化品等重要危險源存儲嚴格執行治安管控或其他部門監管要求;配備充足的專職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個體防護設備設施 |
在重要風險點位安裝監控和必要的監測報警裝置;配備充足的兼職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個體防護設備設施 |
配備必要的兼職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個體防護設備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