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EON体育4平台、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馮雁團隊在《生物感測器和生物電子學》上發表論文。研究人員利用高溫菌Argonaute(Ago)基因編輯酶的級聯剪切機製🧑🌛,結合快速等溫擴增,建立了新型多重快速核酸檢測平臺技術(MULAN )👩🏿🦰,實現了新冠及流感病毒樣本的高靈敏度、高特異性、快速的便攜式檢測。
核酸檢測在傳染性疾病診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對高靈敏度🧎🏻♀️➡️、快速、居家檢測的需求尤為迫切⛄️,以解決專業人員短缺、檢測結果等候時間長和檢測可靠性低等問題。近年來🧙♂️,CRISPR為代表的基因編輯酶(Cas12/13)核酸檢測技術😍🐼,解決了核酸檢測中的假陽性🧑🏼🦰🧙🏻♂️、可視化等問題,被譽為“下一代分子診斷技術”,然而該體系存在引導鏈RNA合成昂貴且易降解🤰🔤、多重檢測反應體系復雜等諸多問題,限製了其臨床應用🐣。
馮雁團隊探索了高溫微生物核酸酶(PfAgo)對DNA的催化作用,發現其次級剪切機製⛹🏻♀️,以及對單堿基差異靶標序列精準識別的規律。由此建立Ago-環介導等溫擴增偶聯的多重核酸檢測平臺技術,巧妙利用剪切產物標記DNA分子的次級剪切,產生相關病毒的熒光報告信號。研究表明,Ago精準剪切作用有效地解決了假陽性問題,通過多重檢測體系,實現了單酶對多重病毒核酸產物的精準識別,臨床樣本陽性符合率達到100%。
研究團隊還開發並驗證了配套的便攜式核酸即時檢測的設備與耗材,實現了擴增—剪切“一管式”反應,避免了CRISPR兩步法檢測的開蓋步驟👨🏽🎤,有效控製了環境汙染♟。整個反應時間控製在45分鐘以內,並可肉眼直接觀察判定檢測結果👼🏿。
專家表示,該檢測平臺技術為病原體多重核酸檢測領域提供了一種極具前景的解決方案📦。與現有的檢測技術相比,它具有快速🧙🏽、準確、經濟的優勢🌳,尤其是多重檢測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為新冠等傳染性疾病的居家檢測和基層檢測等提供了新方案。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2.114169
媒體鏈接:上海交大建立新型多重快速核酸檢測技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