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本科生新生全面了解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初步培養他們的專業誌趣和研究熱情,訓練嚴謹的科學思維和細致的科研習慣🟩,促進導師與學生們的溝通交流和互相了解,9月18日下午,“生科講壇”邀請唐鴻誌教授和韋朝春教授為同學們帶來新生啟航教育講座。
唐鴻誌教授和韋朝春教授分別從自己所從事的研究工作出發,向同學們簡要介紹了微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的研究內容🙌🏼、技術手段🎹、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並向同學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唐鴻誌教授以“微生物驅動綠色地球的未來”為題,首先介紹了微生物科學的發展背景🍁,闡述了生命科學的定義、目的🗻、特點和上海交大生命科學的飛速發展歷程。隨後,他進一步介紹了生物產業經濟的幾大趨勢,強調了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的核心作用和微生物資源的重要性,以通過構建人工菌群處理石油廢水等實例給予同學們更直觀的認識。他還從自己數年科研經歷、經驗出發🧝♀️,向本科生講授如何做課題🍍、如何進行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等問題並分享了自己在MIT的經歷和Alexander Rich的話“WHY NOT?”,鼓勵同學們探索自己喜歡的領域。
韋朝春教授從“人有多少個基因”這一問題開始,伴以引人入勝的科學家的故事,在簡要介紹DNA和基因等概念的基礎上👨🔧,向同學們介紹了目前基因組學的研究內容和進展🧘🏻♀️,介紹了自動化高通量測序技術和幾代基因測序儀,以及基於系統發生樹的微生物基因組測序等⛹🏽♂️。最後,韋教授講述了參與3010份亞洲栽培稻基因組研究和帶領團隊開發針對大規模人類基因組深度測序數據的全新分析系統---人類泛基因組分析系統的故事,充滿啟迪教育與思考研究價值🏌🏿♂️。